從29家連接器上市企業Q3業績看5大領域市場
2023-12-08
29家連接器上市企業自10月底以來陸續公布了各自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第三季度連接器行業發展狀況有何新動態值得關注?
在29家連接器上市企業第三季度業績情況中,營收同比增長與下降情況幾乎持平——有14家連接器上市企業營收保持同比增長狀態,另外15家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有所下降。
歸母凈利潤方面維持良好狀態,僅有11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下降趨勢,有18家都保持增長態勢。在營收和凈利潤兩者都保持穩定增長的企業共有12家企業,其中創益通、珠城科技、凱中精密的增速都維持在較高水平。
從營收規模來看,在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有7家連接器上市企業營收達10億元以上,其中立訊精密遙遙領先,第三季度營收達579.04億元;其次則是中航光電和長盈精密,第三季度營收額分別為46.01和38.81億元。除此之外信維通信、得潤電子、航天電器以及意華股份的營收也達到10億元以上。
在扣非歸母凈利潤方面,立訊精密和中航光電都維持在較高水平。立訊精密高達28.78億元,依舊位居首位;第二仍然是中航光電,扣非歸母凈利潤達9.24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凱中精密、珠城科技以及信音電子與同期相比,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長幅度突破100%,處于高速增長狀態。
總體而言,第三季度連接器上市企業整體呈現出平穩發展,有24家企業均實現盈利。
通信領域:5.5G如火如荼,衛星通信熱度暴漲
根據國金證券總結數據,2023年Q3通信行業總體業績穩中向好,總體營收接近2.36萬億元,同比增長3.0%;歸母凈利潤1896億元,同比增長6.1%。在5.5G、衛星通信等技術的逐步演進下,天線射頻廠商、連接器廠商都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周期。截止今年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18.9萬座,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0%左右,5G覆蓋范圍逐步擴大,以此推動通信連接器行業穩步發展。
在通信領域布局較為突出的5家連接器上市企業包括有立訊精密、信維通信、金信諾、意華股份以及吳通控股。從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情況來看,立訊精密、信維通信、意華股份和吳通股份都維持盈利狀態,總體而言在該領域的發展態勢良好。
隨著衛星通信技術覆蓋范圍的不斷擴大,帶寬越來越寬、傳輸速率越來越快,高頻傳輸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近期,據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首張完整覆蓋我國全境以及“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區域的高軌衛星互聯網已經初步建成。未來,中國衛通將會推動更大單星容量的衛星建設,預計到“十四五”器件,高通量衛星容量將超過500Gbps。
而當前在衛星通信連接器領域有所布局的企業有信維通信、華豐科技。根據今年信維通信的投資者問答互動信息,信維通信的高精密連接器衛星通信業務綜合毛利率都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未來2-3年還將會有更多的成長性。同時,華豐科技也有小規模產品應用在衛星通信中。另外,陜西華達的產品應用也在衛星通行范圍內有所覆蓋。
5.5G技術進展迅猛、5G基站建設如火如荼進行、衛星通信板塊熱度激增......就當前發展狀況來看,通信領域連接器發展空間釋放出穩定向好的氣象。不過,當新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布局企業數量也逐步增多的情況下,競爭也會漸趨激烈。就今年上半年及三季度報告情況,通信連接器領域雖總體向好,但也存在個別企業業務下滑情況,該如何在機遇面前維持穩定的發展,還需各連接器廠商各顯神通凸顯真本領。
汽車領域:電動化競爭白熱化,液冷超充連接成新貴
在汽車電動化技術的加持下,汽車產業也在近年來迎來了高速發展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1-10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401.6萬輛和2396.7萬輛的數量,同比分別增長8%和9.1%。與此同時,汽車智能化賽道也正式拉開帷幕,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車載以太網領域競爭不斷,各大車廠紛紛開“卷”。
電動化成為主線,智能化下半場競賽開始,汽車連接器領域同樣保持樂觀業績情況。以電連技術、永貴電器、瑞可達、徠木股份、勝藍股份和興瑞科技等為代表,汽車連接器廠商三季度表現良好,除個別企業因自身策略調整情況而導致的盈利下降,大部分均在營收和利潤上維持增長。
在新能源汽車大電流大功率充電的發展之下,液冷超充大電流、高速率的傳輸優勢逐漸顯現。近日,余承東表示,華為數字能源已部署了約200多個全液冷超快充電場,覆蓋50多個城市以及20多條高速路。預計華為將在2024年底實現600KW全液冷超級快充部署超10萬個。
當前在國內連接器廠商中液冷超充的代表性企業有永貴電器和日豐股份。其中,永貴電器作為華為的供應商,雙方在連接器產品方面合作緊密。在2023年半年報中,永貴電器就表示未來液冷充電槍相關業務會成為主要增長點。在超充時代來臨之際,汽車連接器領域的大電流、高速率產品都將具有可期發展空間。
總體而言,汽車電動化發展進入白熱化階段,智能網聯方向競爭也逐步激烈。得益于下游市場的增長,汽車連接器業務在Q3也保持穩健發展趨勢,預計在Q4階段車載高壓連接器與高速連接器都將保持樂觀趨勢。
工控領域:工業物聯網布局拓展,智能機器人賽道火熱
工業4.0的穩步推進,“智能”制造逐漸進入規模化應用時期。當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經達到8000個,覆蓋41個工業大類,應用占比超過60%。在新型工業化步伐不斷向前之下,工業以太網、自動化生產、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加快,小型化、高可靠性、多樣化新型工業控制連接器需求上升,未來市場有巨大的空間。
工業制造向“智造”轉變的高階發展是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根據 IFR、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 609 億元,全球占比 45%,為第一大市場,作為工業制造轉型升級的核心,工業機器人領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工控連接器代表性企業有維峰電子、中航光電、華豐科技等。維峰電子在工業機器人上布局領先,據Q3投資者互動信息,當前維峰已經在人形機器人及工業機器人方面進行了完整連接方案的布局;而中航光電也有部分產品應用在工業智能機器人上。
在工業互聯網、智能機器人驅動下,向更高頻、高速、高可靠性發展是工控連接器領域的大趨勢所在。結合今年上半年工控連接器代表性企業業績數據,營收與盈利幾乎維持穩定向好態勢,也有望在新型工業化的帶動下迸發出新機。
光儲充領域:光儲充連接器穩定向好
隨著全球碳中和、碳達峰進程的推動,新能源領域持續強勁發展勢頭。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報告數據,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達到 230GW,同比增長 35.3%。根據 GWEC 統計數據,2015 年至2021 年,全球風能年度新增裝機規模從 63.8GW 增長至 93.6GW,2022 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 77.6GW。
在光儲充市場規模不斷拓展下,新能源連接器也迎來巨大發展空間,并在未來有可能保持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多賽道布局新能源領域成為各個連接器廠商謀求發展的重要舉措。在29家連接器上市企業中,新能源領域都有占據各家連接器企業的一定業務比例,其中較為突出的企業有瑞可達、快可電子以及維峰電子等。
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2年底,中國已投運的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達 59.4GW, 同比增長37%。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
而從Q3業績情況來看,細分領域光儲充業務發展狀況良好,據投資者互動信息反應均處于穩定接單和良好出貨狀況。據快可電子披露,截至2022年底,快可電子擁有光伏接線盒產能7000萬套,預計到2023年底公司將力爭實現光伏接線盒產能1億套。未來隨著光儲充一體化的繼續完善與投入,新能源光儲充連接器市場預計也將繼續維持穩定狀態。
消費電子領域:新品發布不斷,回暖景氣持續
消費電子是連接器行業最大的市場之一,終端動向直接影響到連接器行業的產銷狀況。隨著華為、蘋果、小米等大廠新品發布不斷,消費者購機熱情被帶動,Q3消費電子行業迎來回暖。
據披露數據,消費電子2023年Q3營收為4260.94億元,同增35.45%,歸母凈利潤為222.32億元,同增27.33%。2023年Q3消費電子行業毛利率為14.3%,同比上升1.54%,環比上升2.42%;凈利率為5.4%,同比下降0.13%。
從Q3情況來看,受到終端需求回升影響,以立訊精密、珠城科技、鴻日達等在消費電子領域布局突出為代表的連接器企業經營狀況也保持盈利增長。其中勝藍股份、鴻日達、珠城科技等Q3營收與利潤都維持正向增長。而隨著各大品牌新產品的不斷推出,消費電子回暖景氣將有望持續,會一定程度上推動消費電子領域連接器產品銷量不斷上升。
結語:總體維持穩定,未來競爭愈加激烈
從宏觀經濟來看,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三季度在政策和市場“組合拳”之下,切實實現穩定增長。結合今年上半年情況來看,連接器行業業績雖存在波動,但總體依然維持穩定狀況,與宏觀經濟走勢基本吻合。
從各個細分領域來看,業務發展情況穩定向好,即便是處于寒冬期的消費電子領域也逐步顯現回暖跡象,總體景氣向好。同時,各領域市場都從高速發展期邁進平緩期,連接器行業競爭愈加激烈,優勝劣汰形勢更為顯著。